近年来,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检索方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的审计模式也正面临海量数据处理、风险隐蔽性增强等因素的影响。DeepSeek的问世,以其开创性的逻辑功能,重塑人与技术的互动方式。本文通过探讨DeepSeek在审计工作中可能的应用场景,分析技术架构创新性及实施障碍,揭示AI审计在提升审计监督效能、推广应用中的风险与难点,并提出破解数据治理与人才瓶颈的策略建议。
一、DeepSeek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一)智能检索动态法规,强化合规审查
在实施审计的前期,可使用DeepSeek构建动态法规知识库,实时检索审计涉及的部门(行业)的法律法规,确保审计依据与现行政策同步,拓宽审计覆盖面。也可通过关联法规库,审查当地自行制定政策的合法合规性。
(二)穿透式分析和智能可视化,实行数据全链条分析
在实施包含大量数据的审计项目中,可按照审计重点利用DeepSeek对数据进行穿透式分析和智能可视化。通过穿透式分析,对数据进行全链条分析,追踪资金流向,尤其是在穿透关联账户、识别异常资金循环中效果明显;通过智能可视化,利用文生图功能,将数据转换为图形信息,提升数据解读能力,识别数据趋势与异常,为审计人员发掘疑点提供参考。
(三)算法评估预警风险,帮助决策配置审计资源
可利用DeepSeek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控,使用DeepSeek分析表外融资、关联交易等行为,识别资金异常流动信号,在违法违规操作出现前预警,有效避免国有资产资金流失。也可以在安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利用DeepSeek分析评估审计风险,为审计机关科学配置审计资源提供重要参考。
二、当前运用DeepSeek实施审计遇到的困难
DeepSeek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股崭新力量,以其高效、广泛的应用场景聚焦大量关注。但在具体运用中也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一是审计数据大多涉密,部分核心业务数据不能上传至系统进行分析;二是审计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经常出现关键字段缺失、数据无法识别的窘境;三是审计人员对AI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不足,限制了DeepSeek的应用潜力。
三、对于更好在审计中应用DeepSeek的建议
(一)积极推广和应用国产软硬件,加强信息安全
鼓励和支持应用国产软硬件设备,建立本土化的信息安全体系,保护国家重要信息安全。同时,审计机关也要健全完善审计安全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信息安全事件,保障党政机关工作秘密安全,维护公共利益。
(二)加强平台建设,整合大数据审计资源
打破信息壁垒,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和治理体系,加强数据融合,一是要加强对审计机关所掌握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整合,将标准化数据导入分析系统,集中管理,授权访问;二是在审计项目中加强对各单位(部门)进行数据采集,包含账务预算和决算数据、不动产登记信息实时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审计过程中保证采集数据的质量,为进一步开展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三)开展AI应用技术培训,打造复合型审计人才
通过开展以DeepSeek为主的、现行技术可实现的AI应用系统化培训,提升审计人员应用AI技术的能力。培训内容可使用DeepSeek功能自动生成,并根据审计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审计人员也应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方式,提升AI技术应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加强对数据分析人员的培养,引进有数据分析背景的人才,打造多元化的审计队伍。
供稿:李冰涵(桦甸市审计局)
编审:刘 罡
复审:张月明
终审:杨春雨
网站地图 吉林省审计厅 吉ICP备2022007550号-1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6399号
邮政编码:130022 Fax:0431-85898333
办公室电话:85265114 值班电话:85265112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35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