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的位置:审计厅 > 审计之窗 > 业务交流

吉林市:浅议基层审计机关投资项目审计现状和对策

日期:2011年-09月-15日 10:51:00    来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模也不断加,关系民生的重大投资取得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拓展投资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如何提升政府如何提高审计时效性、规范化、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特别是加强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市场秩序,节约政府投资,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尤为突出。

  一、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事后审计难以纠正项目前期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浪费

  政府投资审计是以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为主,多数项目审计属于死后验尸,面对“整理”好的项目资料,审计人员只能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辨认真伪,对于前期立项审批、招投标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即便发现立项阶段的重大问题,可事后审计的尴尬,已无法弥补,只能将之述之笔端,从建议的角度,以期后期的项目能改进,根本无法改正,更提不上挽回损失了,往往政府投资对一家建设单位一任领导只能有一次项目管理机会,此次的审计建议下次避免出现同类问题就是形同虚设,也没有真正起到防患未然的作用,并且审计报告抄送的多为财政机关或审计单位主管机关,非项目主管机构,对报告中提出问题的落实和整改的督促和监督也很无奈,往往这些无法挽回和整改的关键环节对节约项目资金起到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项目的立项审批,决定了投资项目效益效果的关键,个别项目为赶上国家的政策,争取国家建设资金,在项目前期调研不充分的情况下草草上马,结果与当地需求不符,难以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造成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损失和浪费, 作为审计监督,只进行后期评价,只做事后“诸葛亮”,无法真正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经济卫士的作用

  (二)审计手段、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得审计工作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批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建设项目应运而生,这些建设项目具有造价高、施工困难、结构复杂等特点,且大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结算的方法。审计作为政府监督机构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项目投资审计普遍存在传统的看图纸、拖皮尺、手工计算核对工程量的原始阶段,没能通过计算机工程预算软件的应用,来提高工作效率,项目施工单位对麻烦相对隐蔽的复杂的钢筋计算仍处于人为经验估量核定阶段,甚至绕道而行,因此,改进审计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成为我们开展投资审计的现实需要;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将工程算量软件、钢筋分析软件等软件和设备应用到审计中成为我们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必然选择。

  (三)投资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准确定性和处理、处罚

  目前《审计法》、《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审计处理处罚暂行规定》等,有的对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内容的规定过于专业,范围过于狭窄。有的法律效力较低,且主要是规范审计机关自身的行为,且主要是规范审计机关如何开展工作。各 系统还有系统内部的法律法规,而且规定比较粗陋,在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处罚,在执法主体和执法的方式、方法上争议较大,例如:对审计发现的建筑行业的违法、违纪问题需移送建设主管部门,处理、处罚只能听任建设主管机关的处理结果,审计只能对建设主管机关的回复函作为整改落实的材料的依据,否则造成审计“越位”无依据执法,因此一些由建设主管机关管理的单位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始终抱有“审计发现的问题终究要回到建设体统来解决”的态度,特别是由于现行法律没有授予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强制执行权,这势必影响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威性。 

  (四)复合型人才缺乏,难以深入开展审计工作

  审计机关人员业务素质、人员结构是完成好坏的关键。近几年,虽然审计机关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优化人员素质结构,使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目前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编程又熟悉投资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同时,许多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无法得到同步提高,计算机应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操作技能还不熟练。因而政府投资审计计算机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是制约投资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建设项目投资大、专业性强,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懂得财务和工程方面的知识,还应具备经济、计算进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现有投资审计人员数量和结构,难以满足未来投资审计发展需要。

  二、政府投资审计把握的主要方向

  (一)审计关口前移,全过程实行跟踪审计

  将审计关口前移,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审计署《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明确了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给政府项目跟踪审计明确身份,政府项目跟踪审计是对传统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一种创新,从只注重结果的分析评价到在问题的萌芽状态解决问题,提前介入建设项目审计,有效降低审计成本,但目前的跟踪审计的起点,多是项目立项完成,国家下达项目计划到审计机关,而在决定投资效益效果的项目的立项审批环节成为了审计的空白点,一步跨到了事中审计的阶段。除了对现行的事中审计外,应将审计关口再向前推进一步,从根本上杜绝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投资的需要,与社会公众迫切的共同需要相脱节,政府投资决策随意性大;长官意志决策“三边”工程等,对政府投资的审计必须从项目决策的源头查起,追踪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运营效率的全过程,真正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维护政府在公众的形象起到关键作用。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全面应用到审计工作中

  随着国家投资项目规模的不断加大,建设项目的施工和设备的合同单位也越来越多,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审计的必由之路。目前,神机妙算、广联达、鲁班等工程造价软件己在逐步替代原始的手工计算工具,熟练掌握运用各类工程审计软件。 在工程结算审计工作中,运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手段,能够减少大量的手工操作,尤其是在套定额、取费、调整材料差价和人工费调整及自动计算、生成表格等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工程结算审计中要想把好费用定额的套用与取费标准、取费程序关,关键就是要运用好工程造价软件,选择适用的单位估价表、材料差价等模板,审查费用标准是否准确。

  (三)建立投资项目法律法规库

  现行的投资审计定性、处理、处罚依据很多,特别是各部门的法律和地方规定也很多,审计人员除了要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地方政府为控制建设投资而下发的规定和办法,而这些办法往往在网络上找不到,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能及时将这些文件规定传达到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定期组织投资审计人员学习,并保存备案,以备在审计时查阅和引用,对引文有争议的问题,及时和相关法规人员沟通。

  (四)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与聘请中介结构相结合

  首先,要引进专业搭配合理、年龄结构优化,范围涉及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法律等专业技术人员,复合型人员人才,为投资审计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其次,要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确保所有审计人员都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再次,对专业行强的审计工作,聘用中介结构进行审计也是审计发展的必有之路,用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配合做好审计工作。

  (吉林市审计局  王玉斌)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吉林省审计厅 吉ICP备05001602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6399号
邮政编码:130022 Fax:0431-85898333
办公室电话:85265114 值班电话:85265112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35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