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计署推出坚转用数字化带动信息化,用信息化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计算机审计日趋成为审计实践的主流化和主体化。在基层如何推进计算机审计,本文从基层视角,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机制建立和制度设计的看法。
[关键词]基层审计 计算机审计 机制建立 制度设计
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改进审计技术方法。坚持用数字化带动信息化,用信息化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积极推行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跟踪审计。探索数字化审计方式和计算机仿真预测。这些重大部署,对地方审计提出了重大课题,而且计算机审计在新形势下日趋主流化和和主体化。现从基层审计的视角,就探索,构建和推进计算机审计体系的机制、制度设计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 基层计算机审计面临的挑战
首先,计算机审计进展不平衡。计算机审计作为“金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署从多年前已经作出部署。随着形势的发展,已从当初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向计算机数字化、信息化审计转移。但从基层实践看,计算机审计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审计项目在所审计项目中的占比不是很大,覆盖面很窄,而且进展不平衡。不仅基层审计机关之间进展不平衡,即使同一机关的内设机构中的进展也不平衡。审计工作的数字化带动信息化、信息推动技术方法的创新化,已使基层审计机关面临巨大的挑战,成为亟需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
其次,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呈现多样化,有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同行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具有不同特点,并在逐步升级,AO审计的信息化或多或少地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存在差异。在这种态势下,既需要基层审计干部切实掌握AO审计的信息化水平,又要客观地熟悉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化应用概况。但是,在基层审计干部尚未普遍掌握AO审计数字化、信息化的基层上,难以针对性地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管理情况,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不适应,也不易在审计技术方法上创新,更难以应对在线、实时为特征的联网审计。
再次,计算机审计能力不协调。从基层审计状况分析,虽然内部有着明确分工,有的在审计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计算机审计专业化水平仍然偏低,计算机应用的科技素质明显不适应以信息化创新审计技术方法的需要。不少审计班干部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账项审计,视计算机审计为难点,缺乏对计算机审计重点攻关的勇气和魄力。计算机审计能力的不协调,必然导致应用计算机审计进展的缓慢和不平衡。由此,积极探索和推进计算机审计的专业融合,培养计算机审计的领军人物,推动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已成为基层审计的一项紧迫任务,应作为基层审计前沿性课题加以研究,积极推进。
二、 基层计算机审计的机制建立
一是建立案例引导机制。目前,各级审计机关基本上将计算机审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推进,不乏形成一定的成功案例。应对已开展的计算机审计项目进行总结和提炼,从当地实际需要出发,着眼改进技术方法的高度,形成计算机审计的案例经验和方法,以此作为推进计算机审计的示范功能,建立起计算机审计案例引导机制。要在经验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形成新的经验案例,创新计算机审计模式,以利于在实践中借鉴和嫁接,切实发挥案例的导向作用,加大计算机审计的推广力度,从而推动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
二是建立多向交流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审计已成为基层审计的主攻目标之一。同时,计算机审计也需要较高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已适应新任务的需要。面对日益拉高的形式挑战,亟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向交流机制。基层审计机关应从现实出发,不断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交流、定向和定项交流、经验和研讨交流、内部和外部交流等机制。通过多向交流,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看到差距和不足,提高认识和拓展视野,从而找准计算机审计的定位和努力方向,提高计算机审计覆盖面。
三是建立培训指导机制。计算机审计有着较高的科技含量,又面对复杂多变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要适应数字化、信息化审计的要求和大面积推进计算机审计,就要建立和坚持培训指导机制。基层审计要针对计算机审计加大培训力度,既要定期集中自训,也要选派干部送出去受训。通过持续性地培训,提高审计干部的计算机专业水平,特别是培育一批计算机审计领衔人才,带动开展计算机审计。要从针对性,实效性出发,组织专业人员对计算机审计实践加以指导,上级审计机关也要突出指导工作,以指导推进计算机审计。
四是建立评估激励机制。要对计算机审计开展情况进行科学评估,正确处理计算机审计与常规审计的关系,分析把握计算机审计规律。同时,要坚持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审计干部在计算机审计中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育和选拔计算机审计先进典型,利用典型的幅射带动作用,促使计算机审计开创新局面。对于计算机审计取得重大成果和重要突破的,要给予重奖。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审计干部在计算机审计中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
三、 基层计算机审计的制度设计
第一,坚持重点部署制度。强化对计算机审计的组织领导,把计算机审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纳人年度工作计划,确保计算机审计工作有序、持续开展。坚持把计算机审计,改进审计技术方法作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科技素质的提高推动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以强化队伍建设推进审计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以制度的落实促进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
第二,深化运行管理制度。加强计算机审计运行环节的管理,以创新制度保障计算机审计的深入开展。在增强计算机审计计划性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协调制度、调度制度、督查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搞好计算机审计各个环节的衔接,达到计算机审计管理创新的目标。在深化管理中,不断选定计算机审计应用模式,提高计算机审计占比和扩大覆盖面。
第三,健全责任落实制度。推进计算机审计,需要不断健全完善责任落实制度。要将计算机审计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用责任形式规范和促进计算机审计。同进,要落实领导责任,推动领导从计划、督查等环节抓好计算机审计。要层层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共同落实,使之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确保计算机审计取得研究和工作成果。
第四,推行总结考核制度。要将计算机审计与常规审计一样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并适当提高考核所占分值,取得研究和审计成果的,考核时予以侧重。坚持将考核与奖惩和评先树优挂钩,浓厚创先争优氛围。要将计算机审计纳入年度工作总结,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纵横比较,进一步完善措施,为推进计算机审计奠定基础。
第五,实行投入保障制度。根据“金审”工程和联网跟踪审计的需要,要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制度,确保计算机审计的投入。按照数字化、信息化的标准,及时更新计算机与配套设备,建设信息化应用网络,以适应数字化审计方式。同时,要保障科技培训经费的投入,创造条件培养更多的信息化工作骨干,以构建一支计算机审计队伍。(安图县审计局 刘巍)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站地图 吉林省审计厅 吉ICP备05001602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6399号
邮政编码:130022 Fax:0431-85898333
办公室电话:85265114 值班电话:85265112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35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