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计算机辅助审计继续被重点强调,由此可见国家对现代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重视程度。会计电算化创新了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改变了会计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传统的审计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算化会计,因此,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势在必行。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电算化会计相比传统的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工作方法上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在审计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审计人员,即便是计算机辅助审计。但由于审计人员无法实施跟踪审计,审计技术的改变使原有的审计方法难以进行审计工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财经法规以及其他的审计依据,而且还应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处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不仅要懂得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而且还应当根据审计过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模块。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审计人员还应当掌握编写适合各种场合需要的审计软件,建立起自己的电算化审计系统。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往往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改变了以往传统审计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电算化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相比手工会计,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或过账错误机会大大减少。因此,电算化会计中的审计内容,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输出的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等。
3、对审计方式方法的影响。审计人员是通过跟踪审计线索审核有关的经济业务的。手工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就能够从原始凭证开始,核查到会计报表,或者对报表之间、报表与账簿之间的会计数据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查,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检查证、账、表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等。但电算化会计中,审计人员不能够直接阅读这种会计信息,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经输入机内,便以文件的形式存入机内的数据文件。由于计算机采用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处理过程都在机内文件之间进行,使审计人员难以像在手工操作环境下那样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审查。可见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
4、对审计手段的影响。在手工会计系统的环境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如果仍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是很难达到其审计目标的。
5、对审计标准和审计准则的影响。审计界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线索、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方法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传统的手工审计环境中制定的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也就很难适用。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新的工作标准。
二、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审计
由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系统并不太熟悉,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电算化审计准则,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这种现状妨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
1、增加审计审核窗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审计的重点是会计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应增加审计审核窗口,可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数据转换功能的方法来完成。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的要求,使系统在处理时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电算化条件下也能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2、提倡事前、事中审计。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电算化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对它进行改进,这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代价也要昂贵得多,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安全可靠,都与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应提倡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3、改变审查取证方法。随着电算化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也必须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一是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的划分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二是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应由手工操作向电子电算化转变,即审计人员应掌握电子电算化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电子电算化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
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它的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电算化知识和应用技术。此外,建议在审计组织中培养一批电算化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自己的电算化审计系统。
5、更新审计标准和准则。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开发的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
(磐石市审计局 庞博 供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站地图 吉林省审计厅 吉ICP备05001602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6399号
邮政编码:130022 Fax:0431-85898333
办公室电话:85265114 值班电话:85265112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35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