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的位置:审计厅 > 审计之窗 > 审计文化

“屠呦呦获奖”给审计人的启示

日期:2015年-10月-10日 14:25:00    来源:

  在日前揭晓的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中国中医科学院85岁的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得此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也成为了首位获得该奖的来自大陆的中国人。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屠呦呦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屠呦呦几次被提名参选院士,都没有被选上,一直是三无教授

  屠呦呦的获奖引爆国人的狂欢,因为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今她成为了各种舆论的头条,人们纷纷为其称赞叫好,这种狂欢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把这次的获奖仅仅止于狂欢,那无异于窄化了获奖的意义,作为年轻的一代审计人,我们应该透过获奖的棱镜看到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

  三流条件,一流成果。由于科研成果需要反复检验,因此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从提出到获得诺贝尔奖一般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时,科研条件十分简陋,用她的话就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而反观我自己,在这信息十分发达,条件优越的今天,作为一名年轻的审计干部,缺乏的不是客观的外部条件,而是潜心钻研学习的心态。

  “三无教授”,一等荣誉。什么是“三无教授”,即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获得诺贝尔奖后,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默默无闻的屠呦呦一时间名满天下。这无疑暴露了在学术晋升体制中存在的缺点。我们先来看看国内的学术研究目前总体的情况:推出各种学术计划,要求入选计划者必须在3~5年出成果,与头衔有关的不是这项成果为人类获益的多少,而是每年交出多少论文,这些论文在哪些杂志上发表以及申请了多少的专利。在这样的学术管理中,只有拿出光鲜数据的人才配得到所谓的头衔,殊不知这样的体制埋没了多少个像屠呦呦这样的人才。屠呦呦很幸运,她的成绩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也许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会像屠呦呦那样,没有头衔,没有背景,甚至没有得到认可,但是请你们也要像她一样,坚持自己的初衷,不论是30还是40甚至更年老,都要兢兢业业下去。这是一个85岁的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这些年轻的审计人带来的启发,坚持才是生命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旧理论,新看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成员扬·安德森在评价屠呦呦的医学发现时表示:早在1700年前,关于中药青蒿对治疗高热有效果的理论就已经存在。但是,屠呦呦的贡献在于如何确定青蒿中哪些成分是有效的,以及如何提取这些有效成分,这可以说是医药研究创新的范例,这一成果最终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实现了此类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台阶,我们也在审计的各个方面寻求着创新。屠呦呦的这次获奖,让我重新理解了创新的含义。一种是对全新事物手段的创造,另一种是对已经存在的理论,以另一种视角进一步的分析,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我们不是缺少创新,而是缺少一种善于思考的心态与视角。

  (吉林市审计局  郭圆圆  供稿)

网站地图 吉林省审计厅 吉ICP备05001602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6399号
邮政编码:130022 Fax:0431-85898333
办公室电话:85265114 值班电话:85265112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35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