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受吉林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党组书记李晓杰向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作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一年来,省审计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总要求,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目标任务,突出对重大政策、重大资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全力服务重大战略、保障重点工作、防范重大风险,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迈出更加坚实步伐。反映在今年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体现为以下6个方面: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审计监督
一年来,省审计厅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紧盯吉林全面振兴发展大局,紧扣我省战略方向、主要任务、中心工作,重点围绕五个方面深入开展审计监督。一是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开展审计。紧盯提振消费、扩大投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重大任务、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专项债券支持产业园区建设等专项审计。二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审计。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民生实事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养老保险基金等民生审计。三是聚焦农业强省建设开展审计。以推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等重大任务,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相关资金、“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惠民惠农补贴扶持资金等专项审计。四是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开展审计。坚决落实守牢“五条红线底线”要求,持续加大对财政金融、国资国企、生态资源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审计力度,及时反映影响安全发展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加强预警预判,助力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五是聚焦发挥反腐治乱作用开展审计。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加大审计力度,突出关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坚决查处虚报冒领、优亲厚友、侵占挪用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二、持续运用研究型审计提高审计质量,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年来,省审计厅持续深化研究型审计,深化运用审计事业规律性认识指导和推进审计实践,科学规范开展审计工作,科学谋划审计项目计划,着力提升审计工作效果,强化审计成果转化,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坚持把立项当课题研究,围绕中心大局抓谋划,确保审计项目贴合发展所需。如:围绕促进发挥吉林农业优势,谋划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粮食产能提升等审计;围绕教育科技人才这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谋划实施全省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审计;围绕深化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谋划实施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质量和经营风险专项审计调查。坚持把问题和建议当课题研究,按照“研究真问题、问题真研究、研究真有效”的工作思路,系统思考问题,深入挖掘根源,推动审计成果向实处聚焦、向深处发力,转化为治理效能。如:针对省属国有企业投资存在风险、企业经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提出有效盘活配置企业资源,优化资产结构,深耕主责主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审计建议;针对养老保险重点人群保障不到位,待遇发放不精准的问题,提出推动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提高民生资金的动态管理水平,确保精准核查、精准发放等审计建议。
三、坚守经济监督定位,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为
一年来,省审计厅牢牢把握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在推动财政管理改革,严肃财经纪律,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方面持续发力。如:对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审计,主要反映预算编制不细化,部分资金执行率较低、预算内基建项目资金支付率低等预算编制、执行及项目推进方面问题,推动省级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对省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审计,揭示了预算编制不精准、支出控制不严格、政府采购程序不合规等问题,有效推动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开展审计,重点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不严格,非税收入上缴不及时,违规出借财政资金方面问题,促进地方政府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管理;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开展审计,重点反映项目未按期完工、部分产业园区项目低效闲置等方面问题,促进项目尽快实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专项债券带动有效投资的作用。
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推动惠民利民政策有效落实
一年来,省审计厅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面人民群众关切,聚焦养老、教育、殡葬等民生重点领域,深入揭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堵点,推动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审计工作报告在“全省殡葬改革政策措施落实专项审计”板块,重点揭示殡葬服务机构超标准、超范围收费,加价销售丧葬用品等加重群众治丧负担问题,共向纪委监委、相关部门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73条;在“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板块,重点揭示被征地农民、低保特困等重点人群补贴资金未落实、未纳入保障范围等问题,推动特殊群体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在“全省中小学教育资金及相关政策落实专项审计”板块,重点揭示了部分学校未按要求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推进缓慢等中小学生利益保障不充分的问题,促进中小学教育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在“重点涉农项目和资金审计” 板块,反映了套取惠农补贴和脱贫户分红资金的问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已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全力保障惠农补贴切实惠及于民。
五、积极发挥经济运行“探头”作用,推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一年来,省审计厅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把揭示风险隐患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财政收支等审计中,突出关注财政、金融、国企国资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及时揭示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推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如:在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审计中,反映挪用转移支付资金、新增超支挂账、违规向企业借款等问题,促进地方政府加强财政管理,及时防范化解风险;在省属企业审计中,反映企业资产结构、投资风险、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优化管理,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在对重点涉农项目和资金审计中,反映高标准农田项目选址不当、建设项目推进滞后、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未按建设期完成等问题,促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六、审计整改责任进一步压实,审计整改格局更加成熟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体推进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与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深化审计成果运用,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一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多次召开省政府常务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位推动、强力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地落实。健全整改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省级层面“1+2+4”整改推进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压紧审计整改责任。持续强化与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整改合力,省人大对审计查出的重点问题开展跟踪监督并进行专题询问,省纪委监委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政治监督、日常监督重要抓手,省委巡视办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巡视必查事项,省委组织部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干部纪实档案,有力有效推进审计查出的问题真改、实改、彻底改。
下一步,省审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依法忠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积极督促有关市县、部门单位推进问题整改,在年底前向省人大常委会全面报告整改情况,并依法公告全面整改情况。
网站地图 吉林省审计厅 吉ICP备2022007550号-1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6399号
邮政编码:130022 Fax:0431-85898333
办公室电话:85265114 值班电话:85265112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35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