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没有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总体上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没有公允地反映,并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做出不恰当的审计决定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审计活动自始自终存在着审计风险并且具有潜在性,不过是可以控制的。审计风险一般可以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被审计单位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所固有的风险以及其内控制度未能避免和发现错弊的风险;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检查时未能发现这些错弊,或者已经发现但未引起审计人员足够重视所带来的风险。从一定意义上讲,每个审计项目都有产生风险的可能性。要规避审计风险,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在提高审计质量上下功夫。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笔者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就提高审计质量,降低风险浅谈几点体会。
(镇赉县审计局 张春华)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一、搞好审前准备关,制定好方案。编制好审计方案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审计方案是审计工作的指南,所以审计组在进点前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查找以前年度的有关档案资料,有针对性地组织审计人员学习被审计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和有关法规,同时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审计实施方案。使方案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重点突出,职责明确,落实分级负责制。 二、完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反映审计工作运行轨迹的记录,是对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的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工作记录的反映,是审计评价意见或结论的重要支撑,是明确审计责任的原始依据,也是评价考核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并解脱其审计责任的重要依据。所以要求审计工作底稿:1、内容完整、真实、重点突出。对一切与达到审计目标、提出审计意见和做出审计结论有关的情况和问题,均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予以反映,并将审计经过写完整。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2、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字迹清晰,格式规范。审计工作底稿中载明的审计事项、时间、地点、当事人、数据、计量、计算方法和因果关系必须准确无误,前后一致;相关的证明资料如有矛盾应当予以鉴别说明。3、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之间应当具有清晰的勾稽关系,相互引用时应注明索引编号。4、编制汇总工作底稿应当在详细审阅分项审计工作底稿并确定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手续完备之后再进行整理,按其性质、内容进行归集。5、底稿所附的审计证明材料应当经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提供证明资料者的认定签字。如果特殊情况无法签字时,审计组应做出书面说明。 三、注重审计报告表述的规范化。审计报告是对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全面总结,是完成审计任务的标志,它是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意见书和做出审计决定的依据。审计报告要准确表述审计范围、审计年度、审查的内容、被审计单位承诺制度情况等。审计报告日期要详实,以免扩大审计风险。同时要求:1、审计报告在形式结构方面应形式清晰、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基本情况部分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具体内容部分必须主次清楚、内容连贯,应当按照重要性的程度,依此阐述审计结果、审计评价、审计建议和其他问题。2、在表达内容方面,应证据确凿、内容完整、评价公正。审计报告中所涉及的经济事项,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未经证实的任何资料不得写入审计报告;对所揭示的问题,必须内容完整、真实客观,叙述既要完整无疏漏,又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做到全面与重点的有机结合;所作的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对问题的定性要有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和事实依据;对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必须谨慎恰当、宽严适度,要严格对照审计标准提出恰如其分的审计意见。3、在行文用语方面同,应行文简练、概念准确、措辞适当,决不可用模棱两可的词语来表述问题,一定要用确切、恰当的文字来说明。 四、把好处理关,处理处罚要适当。审计处理处罚是审计机关依法水平的标致之一。审计处理处罚要根据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纪问题的事实、情节、后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处理处罚。审计处理的结果主要体现在落实效果上,所以我们要把好这道关,其方法为:1、及时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审计决定、审计意见书的执行落实情况,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反馈有关信息;2、检查、核实被审计单位审计决定和意见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3、对不严格执行的被审计单位,在查清情况后,坚决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就整个审计行业而言,审计队伍的素质是影响整体审计质量的关键。没有一个良好的审计队伍,提高审计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只有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才能有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因此,降低风险,提高质量,与审计队伍的素质水平息息相关。一要加大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审计干部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审计人员加快知识的更新,提高业务技能,使审计人员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基础,还具有宏观经济、法律、金融、计算机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要继续加强审计干部的廉政建设。只有廉洁从审,才能保持工作的独立性,做到客观公正。这样才不会导致审计人员因隐瞒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从而影响审计质量;三要改进审计机关内部激励机制。审计机关要建立审计质量激励机制,将审计质量纳入内部考核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将工作质量与奖惩挂钩,这样才能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四要加强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和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积极进取的机关文化,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无疑会对提高审计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审计机关要大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为审计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