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审计厅2014年工作情况(截至11月份)
吉林省审计厅网 sjt.jl.gov.cn   2014年-12月-24日 13:35:00   来源:

  2014年,吉林省审计厅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审计工作的指示精神,围绕发挥审计保障作用、着力实现全覆盖、加强规范化建设、强化上下统筹协调、加强审计整改,以及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好地完成了2014年审计工作。

  注重发挥审计保障作用。今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围绕中心工作,科学设计审计项目计划,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后,我们力求项目计划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和服务。比如,今年我们把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中涉及审计方面的,全部纳入了项目计划,对省政府确定的5亿元以上的35个重点投资项目,纳入滚动项目计划,今年安排了14项重点投资项目审计。结合中央巡视组对我省提出的专项资金监管方面的问题,加大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开展了扶贫专项资金、旅游专项资金、科研专项资金、住房公积金、保障性住房等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向省政府报送了审计报告,大部分都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

  注重审计监督全覆盖。我们按照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强调的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求,着力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审计工作全覆盖,努力实现审计资源利用最大化、时间利用最大化,力求逐步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今年,我们共安排项目计划147项,重点加强了投资、民生、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审计覆盖力度,在投资审计方面,安排了部分重点投资项目审计;在资源环保等涉民生项目审计方面,安排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专项审计调查、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等项目。

  注重审计规范化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规范审计程序,规避审计风险,今年,我们研究进一步加强审计规范化建设的措施办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惠农资金审计监督的意见》等三个《意见》,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全省执行。结合三个《意见》的印发,着力加强了对审计项目的审理和质量考核,要求各处室、各单位严格执行三个《意见》规定,在项目审计中,要把《意见》要求的必审项目纳入审计之中,各个签批环节切实负起责任,端正态度,做到严谨、认真、细致,切实提高了审计报告质量。

  注重上下统筹协调。今年,我厅进一步加强了对下级审计机关的指导。一是在业务工作方面,强化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积极帮助指导下级审计机关建立和执行相关制度,并做好项目质量检查、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和经验总结推广等工作;结合上下联动项目和全省统一组织的项目,加强跟踪检查指导,及时研究答复市县审计机关提出的问题,推动基层审计机关提升业务层次和水平。二是在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的协管和指导,完善对市县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双重管理办法。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今年,我厅共派出76人次参加622期培训,先后举办了新任局长培训班、计算机审计培训班等,增强了审计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和机体活力。积极协调省编办等有关部门,申请设立审计中心。目前,我省已有63个县(市、区)成立了审计中心,初步解决了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

  注重审计整改工作。我厅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认真贯彻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的各项要求和意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建立审计整改工作长效机制,结合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吉林省审计厅审计整改工作管理办法》,下发到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执行。对在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整改率达到了82.5%,审计整改工作报告近日已报省政府。

  注重廉政建设。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意见和省纪委关于全面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制定了《中共吉林省审计厅党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印发全厅执行。二是注重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建立健全党支部,改选了党支部书记,明确要求党支部书记要切实落实“两个责任”,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意见,按照《省级层面深化“四风”整治重点任务分工》要求,制定了《吉林省审计厅关于落实深化“四风”整治重点任务的实施方案》,明确9项整治重点任务由厅长任责任领导,根据具体整治内容,分别落实了分管厅长、责任处室和责任人,以及相关参加处室。四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吉林省审计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的意见》,现已上报省政府。五是建立健全廉政建设考核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处室绩效考核之中,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审计纪律和遵守廉政规定等方面,进行检查考评,并实行廉政一票否决制。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六是我厅组织人员对市级审计机关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出具了审计报告,有的下达了审计决定,并且对查出的问题在全系统进行了通报,引起了较大反响。同时我们还制定印发了《加强全省审计机关财务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下级审计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七是我厅按照审计纪律“八不准”要求,对审计项目进行了廉政回访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约束了审计干部廉洁从审的行为。

  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全面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审计工作,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完善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48号文件精神。组织全省审计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决定》和国务院48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刘家义审计长在在全国审计机关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我省审计工作实际,抓好具体的贯彻落实举措。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积极探索和实践全省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现问题,完善机制;依法审计,秉公用权”原则,开展审计工作。一是围绕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对执法执罚执纪部门的审计监督,重点加强对负责市场监管、行政审批部门的审计。促进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关注改革和发展中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法规政策的改进和完善。二是深化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密切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减少财政资金沉淀,盘活存量资金,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把钱用在刀刃上。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促进厉行节约和规范管理,推动俭朴政府建设。三是围绕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加强对国家和省宏观经济政策和重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着力监督检查各地、各部门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重点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交通网络建设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进行跟踪审计。四是围绕改进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扶贫、救灾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加强对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和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情况的审计。重点对社保资金、城市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重点排污企业节能减排等进行审计,选择重点项目开展全省范围的审计。五是围绕推动履职尽责和廉政建设,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合预算执行、财政决算、企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等项目大力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依法反映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促进健全问责制。关注财政资金分配、重大决策、项目审批、招标采购、国有资产交易等重点领域和环节,揭露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问题。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重点关注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促进规范政府性债务举借行为、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金融风险。六是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审计对象调查,区分不同类别的审计对象制定滚动式审计计划。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以及负有管理、分配和使用公共资金的重点部门提高审计工作监督频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

  要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强全省审计专网建设。整合全省审计机关信息网络资源资产,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提升网络功能,逐步形成集办公、信息报送、审计指挥、信息查询功能为一体,全省审计机关共享审计专网系统。设立全省审计业务指挥中心,加强对全省审计机关和审计业务现场的调度指挥。二是探索开展联网审计。实现与财政、税务、社保管理、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信息共享,建立全省审计数据库系统,提高数据综合利用,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审计核查能力和宏观分析能力。三是开展信息系统审计。采用客观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策划、开发、使用维护等进行完整地、有效地检查和评估,促进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开发、运营效率。

  要强化审计管理。一是强化审计整改工作。建立审计督查机制,将督促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纳入审计督查工作计划,健全与纪检、检察、公安和其他主管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审计移送处理力度,跟踪查处结果。健全审计整改责任制,依法追究整改不力的单位及其领导人员和责任。二是加强审计结果的综合分析。健全审计统计制度,开展审计发现问题数据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加强对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研究,促进完善制定规定。加大对屡查屡犯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追责问责。三是加强审计结果公开力度,促进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利用信息专报、省政府政务公开平台、审计外网、新闻媒体公开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与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在全省推行审计前公告制度,增强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一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总结近年来审计人员培训的经验,健全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对全体审计人员进行轮训,提高现有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一批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需要的专业审计人才。二是建立审计准入制度。审计机关新录入人员除参加统一招考外,由省审计厅加试适应审计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探索在部分专业性强的岗位试行聘任制。三是探索建立审计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公务员法》规定,探索开展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评定工作。

  要加强审计科研,强化对内审工作指导。加强对统一管理模式下审计机关组织领导方式、审计计划管理、审计技术方法等方向的课题研究,适应国家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动符合条件的单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能力建设。有计划开展内部审计结果的核查。

联 系 我 们 |
设 为 首 页 |
加 入 收 藏
主办单位:吉林省审计厅 地址:长春市亚泰大街6399号
电话:(0431)85265114
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